帮你快速找医生

空腹血糖VS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容易诱发并发症?

2024年06月25日 2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糖尿病病友监测血糖最常用的两个指标。

你知道这两个指标,哪个更容易诱发并发症吗?

空腹血糖 VS 餐后血糖

血糖达标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评价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研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使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风险和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1%,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7%[1]。

糖化血红蛋白是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共同作用决定的,不同情况下两者的贡献率不同:

糖化血红蛋白<8.5%时,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更大[2];
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大于餐后血糖[2]。
空腹血糖升高的危害

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之内不吃任何食物(少量饮水除外),一般选择早晨6~8点检测。最好空腹8~12小时。

意义:可以了解前一天晚上的用药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直至次日清晨的血糖,以此来指导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的用量。

空腹血糖升高,有什么危害?

空腹血糖,又称基础血糖,是一夜不进食后通过肝糖输出维持血糖的基础状态,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餐后高血糖水平和升幅。

空腹血糖水平还体现了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空腹血糖升高预示着胰岛功能受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整体血糖控制不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即使餐后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升高也需要治疗。

控制目标:推荐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病友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4~7.0mmol/L[1]。具体控制目标因人而异,应考虑年龄、预期寿命、并发症等因素。

餐后血糖升高的危害

餐后血糖,通常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看表计时。
意义:可以反映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进食量与降糖药用量是否合适;可以反映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食刺激胰岛β细胞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餐后血糖升高,有什么危害?

餐后血糖升高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性,远高于空腹血糖。研究发现,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随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而增加。即使糖尿病前期的人,餐后高血糖也已经开始危害心血管。

餐后血糖升高也是血糖波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来的越快,死亡风险越高。

在中国,餐后高血糖的人数更多,为实现血糖达标,监测和控制餐后血糖很重要。

控制目标:推荐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病友的餐后2小时血糖目标为<10.0mmol/L[1]。具体因人而异。

在糖尿病治疗中,只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达标,才能大大减少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你明白了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