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24条结果

  • 半数以上的白血病患者以发热为首症状。在此后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白血病患者也经常出现发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发热,原因到底是什么?首先,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的发热,和感染有关。白血病患者体内有大量的白血病肿瘤细胞。这些白血病细胞都是克隆增生,不能正常发育成熟,是没有成熟白细胞功能的,因此不能帮助机体抵抗感染。同时,大量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又抑制了骨髓中正常白细胞的生成。因此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呼吸道,泌尿道的感染都可能导致高热。而化疗后,白血病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也容易出现感染发热,此类患者都需要抗生素治疗。其次,血液中的白血病肿瘤细胞破坏后,释放的一些毒素也会导致体温升高,就是经常被医生们
    钟华 主任医师 2024-04-11 16:27:46
  • 误区 1:体温升高 = 发热? 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 37℃ 左右,昼夜波动范围 ≤ 1℃。某些生理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性应激等,称之为生理性体温升高。 当机体在致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之为发热。 误区 2:发热都是有害的? 发热被认为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中等热度可能有利于提高宿主的防御功能,如促进白细胞向感染局部游走和包裹病灶、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等。 但高热可明显增加代谢率,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细胞蛋白变性、组织缺氧、多系统损伤,甚至出现意识改变。 误区 3:体温越高,病情越
    陈伟昌 副主任医师 2024-06-25 20:03:56
  • 很少出现吸收。 5、切口引起的发热。切口出现感染之前,往往先出现脂肪液化,此时一般不发热。大面积脂肪液化可能体温上升0.3度,在体温单上看不出来。如果脂肪液化没有引流出来,会继感染,体温会上升0.5-1.0度。我的手术后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的相对较少,一般出现以后能够及时发现处理;经过术后的及时处理和术中的预防性处理,一般术后很少出现切口感染。一年大约出现2-3个脂肪液化的患者,而且脂肪液化的范围不大。大约平均2年左右时间才出现一个切口感染的患者。比外科教科书上5-10%的切口感染几率低得多。 6、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发热。我的病人极少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最近15年,我的患者在
    陆欣欣 副主任医师 2022-08-16 19:36:34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可引起呼吸症状的常见病毒。由RSV引起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毛细支气管炎(肺通道感染),和肺炎。感染的人群咳嗽或打喷嚏,使得携带的病毒通过唾液或粘液滴的形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是感染RSV的最高风险人群。但RSV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低龄、高龄以及免疫系统弱的人群可发展为严重感染。即使既往感染过这种病毒,日后仍可感染RSV。 RSV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暴露后的3~7天开始出现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流涕,或鼻塞,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感染RSV的婴儿可能偶见呼吸暂停期。 RSV的诊断,RSV的诊断通常基于
    王智刚 主任医师 2017-02-13 12:52:08
  • 尿路感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曾经生过尿路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征),如果不严重,通过多喝水、勤排尿,抵抗力比较好的人可以自行康复;如果比较严重,大多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缓解。但少数情况下,尿路感染可以从下尿路(尿道+膀胱)向上侵袭,感染播散至上尿路(输尿管+肾脏),细菌甚至可以进一步血行播散,造成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脑脓肿,肝脓肿等迁徙性感染灶)。给大家讲讲我经历过的一个案例。曾接诊过一个老伯伯,六十多岁,刚发病的时候曾经有一过性尿痛、发热,查了尿常规,尿白细胞很高,他也没在意,不规范地用了点抗生素,过了几天复查尿常规恢复了正常,但还是有反复发热
    蔡思诗 主治医师 2024-05-07 18:15:59
  • 尿路感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曾经生过尿路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征),如果不严重,通过多喝水、勤排尿,抵抗力比较好的人可以自行康复;如果比较严重,大多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缓解。但少数情况下,尿路感染可以从下尿路(尿道+膀胱)向上侵袭,感染播散至上尿路(输尿管+肾脏),细菌甚至可以进一步血行播散,造成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脑脓肿,肝脓肿等迁徙性感染灶)。给大家讲讲我经历过的一个案例。曾接诊过一个老伯伯,六十多岁,刚发病的时候曾经有一过性尿痛、发热,查了尿常规,尿白细胞很高,他也没在意,不规范地用了点抗生素,过了几天复查尿常规恢复了正常,但还是有反复发热
    蔡思诗 主治医师 2024-05-07 17:00:38
  • 这一个月来,随着社会面的全面放开,感染新冠病毒成了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们医护人员,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是第一批感染的人员。我本人是十二月中旬感染的,经历了典型的发热、咽痛、鼻塞、胃部不适、心慌,至今一个月,相关症状基本缓解,但还是疲乏,活动量大一点就会气喘。 在正常开诊之后,对每一位来复诊的病人,我都会询问一下,病人有没有感染感染之后症状怎么样,出乎我的意料,现在,还有少部分病人因为防护得当,减少外出,目前还是没有感染的状态。已经感染的病人,大约90%的病人都是症状很轻,一般发热之后就缓解了,没有我们的咽痛、咳嗽等相关症状。 肿瘤病人作为特殊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群体,本来是新冠重症的
    方志红 主任医师 2023-01-17 09:13:23
  • 感染,一旦他们挺过这个关口,很多人的预后良好!因此我建议,除了是婴幼儿发热,一般人发热不要那么快就用退热药和抗生素,等自身免疫调用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再辅助抗生素和退热药物。[微笑]本短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请谅解!
    陈志扬 副主任医师 2019-03-07 09:44:09
  • 多发生在5岁以下幼儿,通过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触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感染;HSV-2型初发感染主要生在成人,通过密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病毒侵入皮肤黏膜后,可先在局部增殖,形成初发感染,然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至支配皮损区域的神经节内长期潜伏,当受到某种诱因(如发热、受凉、曝晒、劳累、机械刺激等)的影响,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可被激活并沿神经轴索移行至神经末梢分布的上皮,形成疱疹复发。HSV-1和HSV-2感染后可形成部分交叉免疫,但血液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不能阻止复发。 【临床表现】 原感染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天,部分复发患者可无原感染症状。因为临床上对于首发症状无法
    阳运忠 主治医师 2024-10-11 12:07:24
  • ),病情也会更加严重。心脏瓣膜结构被细菌侵蚀破坏、毁损,造成难以纠正的心衰,严重者死亡。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发热,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隐匿,没有明显的发热,这时疾病就容易被掩盖,等到病情加重、再诊断出来时,往往已经生了脑梗、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都不一定有心外科手术的机会了,非常可惜。如果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因素,又有反复发热的情况,建议做一下超声心动图(简称心超)筛查,没有辐射、绿色安全,便捷快速、经济实惠,如果真的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您也可以来线下感染科门诊咨询。
    蔡思诗 主治医师 2024-05-04 08:46:2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