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儿脑积水的常见致病原因和治疗方式

2017年04月07日 120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发病率为0.3%~0.5%。其中

脑积水的“水”是指大脑组织分泌的脑脊液。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王超教授介绍,小儿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表现随患儿的发病年龄变化而变化,可表现为烦躁、发育迟缓、癫痫、头痛呕吐、嗜睡等,体征有头围增大、囟门张力高、上视困难、视乳头水肿和外展神经麻痹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颅高压症状、囟门异常、落日眼征及头围异常。

小儿脑积水并不罕见,主要原因在于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室内出血、脑膜脑膨出、肿瘤、导水管狭窄和脑脊液感染等多种明确或不明确的病因均可导致。

脑血管畸形、脑导水管狭窄、室间孔闭锁畸形、膈膜形成或闭锁等颅内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脊柱裂等脊柱畸形,均属先天性畸形,是临床常见导致小儿患有脑积水的病因。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受到病毒、原虫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性脑膜炎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胎儿颅内炎症也可能导致患儿脑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粒粘连闭塞,等感染也是常见导致小儿出现脑积水的病因。

此外,颅内出血后引起的纤维增生和生产时颅内出血吸收不良等可导致小儿患有脑积水;四脑室附近或脉络丛乳头状瘤阻塞脑脊液正常循环,也会导致小儿脑积水;某些遗传性代谢病、严重缺乏维生素A、围产期及新生儿窒息等也是临床常见导致患儿脑积水的原因。

了解小儿脑积水的致病原因家长可以有效做好某些方面的预防工作;了解症状有助于家长早日发现孩子的异常及时就医。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脑积水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小儿脑积水治标不治本,在临床多数被当作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所以,实际上,临床上对于小儿脑积水的治疗几乎全数主张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小儿脑积水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有分流术和造瘘术两种。

 

分流术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为脑室-腹腔分流。此外,分流术还包括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矢状窦分流术、脑室-脑池分流术及外引流术等。分流术适应症广、操作简单,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可通过分流术治疗并且多数基层医院也可开展。但是分流术治疗之后,孩子可能出现分流管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造瘘术多数为三脑室底造瘘。造瘘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避免分流管导致的并发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造瘘术手术适应症相对没有那么广,并且对于孩子的年龄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技术难度较高,基层医院可能没有条件开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