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话说良性前列腺增生

2018年09月11日 73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男同志上了年纪,很多人会遇到令人难言的尴尬,排尿等待、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尿线变细、射尿无力甚至排尿不出需要插管导尿,大家会想是不是前列腺出了毛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前列腺相关知识。

前列腺增生为啥会引起排尿问题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位于耻骨后下方,直肠前,尿道生殖膈上方的纤维肌性腺体,包绕前列腺段尿道,呈栗子状。正常大小为75px*62.5px*62.5px,重约20g。前列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供应精液中的某些成分,受雄激素控制,对生育非常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科卢建新

从男性生理构造上看,男性后尿道穿过前列腺,如果前列腺增生,就会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导致尿道阻力增加,出现尿等待、尿无力等排尿期症状,以及尿频、夜尿次数增多等储尿期症状。随着膀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膀胱高压所致尿潴留以及输尿管返流。就好比因为门不好打开,推门需要加大力量,持续长期的费力,最终导致推门的人筋疲力尽彻底无力推不开门了。

前列腺增生的定义

泌尿外科专业术语上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大家也俗称为前列腺肥大。按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的定义:本病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和以下尿路症状为主的临床症状。之所以叫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多项研究证实本病为一种缓慢进展的前列腺良性疾病,症状会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但本病与前列腺恶性肿瘤性质完全不同。

哪些人会前列腺增生

组织学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通畅在四十岁开始发生组织学上的增生,到60岁时发病率大于50%,80岁时高达83%~100%。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本病的男性会表现出中度到重度临床下尿路症状。不难得出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简单点说,本病是老年男性的专利。

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与诊断

下尿路症状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困难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需要警惕的是,不仅仅良性前列腺增生会出现上述症状,前列腺癌、尿路感染、尿道狭窄、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肾功能不全等都可能引起这些症状,为防止误诊误治,所以出现相关症状一定不要自行处理,需要专业泌尿科医生根据症状,体检尤其是肛门指诊、影像学检查、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甚至尿动力学及内镜检查综合判断后才能提出诊断治疗意见。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为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可采取措施包括观察等待、药物保守治疗以及外科手术处理等。

1.西药治疗:根据机理主要有两类:①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常见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②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较大体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长期服用能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研究表明非那雄胺对前列腺体积较大和/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较高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研究的资料显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应用非那雄胺(5mg/日,4周以上)能减少前列腺体积较大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另外非那雄胺能降低血清PSA的水平,服用非那雄胺每天5mg持续1年可使PSA水平减低50%。

2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指患者年高,肺脾肾不足,尤其是肾气亏虚;标实是指增生的腺体形成淤血肿块压迫尿道,导致水湿停留,蕴而化热,强调肾虚血瘀湿热共同致病,治疗时讲究动态辨证,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阶段肾虚湿热血瘀的侧重不同而选择相应的中药,攻补兼施,临床也有不错的疗效。

外科治疗:针对症状已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者,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时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各种经尿道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现在临床上技术非常成熟。

生活方式指导

1.避免或减少咖啡因、酒精、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尿频、尿急症状。2.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保证每日水的摄入不少于1500ml的前提下,适当限制饮水量和时间,以方便社交。3.优化排尿习惯,排尿不尽症状者可以二次排尿。4.膀胱训练,不鼓励 过度憋尿,但对尿频症状明显者可以适当憋尿,增加膀胱容量和排尿间隔。5.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6.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勿过度劳累,预防感冒等可诱发症状加重的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