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结直肠癌根治术愈后探索

2022年10月09日 1175人阅读

天津市人民医院   韩旺

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以往常用的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虽能将肿瘤病灶清除, 但是由于将腹腔打开, 具有一定的创伤, 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大, 手术风险高, 术后恢 复时间长, 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 影响患者预后效果。 近些年,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临 床, 因其创口小, 术中出血量小, 手术过程中视 野清晰, 能更好的将病灶清除完全, 风险性低, 术后恢复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 受到临床的青睐。根治术预后因素由以下几方面介绍。

手术方式的选择

TNF - α 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其 合成和释放能够影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 关系到 癌细胞瘤的发展及转移; IL - 6 能够加速肿瘤细胞 增殖, 参与癌症的形成; CRP 能够反映炎性反应 情况, 在应激状态下水平能够明显升高。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视野清晰, 能够更好的清除肿瘤, 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小, 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

CD4 + 细胞是调节机体免疫 反应的枢纽细胞, 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CD8 + 细胞 具有一定的抑制病毒的作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切口面积小, 缩短了脏器与空气接触的时间, 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创伤刺激会激发应激反应, 导 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的含量增加, 但是,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创伤小, 因此产生的应激 反应小, 虽然血清应激指标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 明显低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更具有安全性。

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治疗, 能够使患者的炎性因子降低, 血清应激指标及免疫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临床 意义显著。

肠梗阻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大部分属于动力 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是指受多种原因诱发的肠道 动力减弱或消失,继而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顺畅通过肠道排泄的病症。

预防术后动力性肠梗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策,对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十分必要。具体内容:加强与术前有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长、有术 前肠梗阻病史、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病人的沟通交流,舒 缓其负性情绪,提升对消化系统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 积极影响,依据病情实施早期活动指导,如半卧位 深呼吸运动,每日 2 次或 3 次抬臀及下肢动作指导,指 导病人进行下肢踝泵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机体运动 次数与运动量,促进肠蠕动恢复;制定营养膳食,并在 禁食期协助病人使用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严格 检测口腔清洁湿润状况,预防营养不良与细菌感染。 同时,可配合红外线照射行伤口与腹部理疗,每日 2 次,每次 3 0 min,进而促使腹部微血管扩张,肠管血液 循环量增加。另外,相关研究显示术后第 1 天实施超 声波治疗联合中频脉冲可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 组织营养,并伴解痉挛、镇痛等功效,可用于腹腔镜直 肠癌根治术病人降低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率。

 

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术难易程度的骨盆影像学因素分析[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 志

全科护理 202 2 年 1 月第 20 卷第 1 期

云南医药 2022 年第 43 卷第 1 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