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什么直肠肿瘤有时需要先放疗、化疗甚至免疫治疗后再手术?

2023年11月02日 7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什么是直肠肿瘤?
一般指肠管里的肿瘤下界离肛门距离小于等于12cm(有些资料会说15cm),肠镜报告或直肠磁共振报告大多会描述。另外医师做肛门手指检查如果能摸到肿块,说明直肠肿瘤是中低位,这关系到在根治肿瘤的同时,还要考虑能否以及如何更好保留肛门功能。
2.哪些直肠肿瘤需要考虑先放疗(通俗称“照光”)、化疗?

直肠肿瘤明显穿透肠壁
直肠旁有明显肿大或转移的淋巴结
直肠肿瘤大,恶性度高,离肛门近(肿瘤位于直肠中下段),患者有强烈保留肛门意愿
直肠肿瘤伴有其他器官(如肝、肺)转移

3.直肠肿瘤先放化疗有哪些好处?
通过放疗化疗,70~80%肿瘤会缩小,为手术彻底根治或保留肛门创造机会
术前化疗后,通过复查评估肿瘤变化,可了解该化疗方案是否敏感
与术后放疗比较,术前放疗相对效果更好,降低直肠盆腔局部复发转移风险
大多数肠癌对免疫治疗(一般指PD-1治疗)效果不佳,但最新研究发现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效果
目前有证据表明,直肠癌增加化疗疗程次数(即TNT模式),甚至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可让小部分患者的直肠肿瘤完全消失,从而有机会免于手术(具体与医生沟通商量)

4.直肠肿瘤先放疗化疗同时又会带来哪些问题?
并不是所有直肠肿瘤都对术前放化疗敏感,可能延误了手术时机
放疗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也影响了盆腔直肠肛门正常组织,导致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包括切口愈合慢、盆腔感染、肛门控便能力差、淋巴漏等。
放化疗过程中,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肠梗阻、大便出血、肠穿孔等可能。

5.直肠肿瘤放疗结束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安排手术呢?
直肠肿瘤放疗刚结束时,肿瘤往往还未明显退缩,且盆腔组织充血水肿,过早手术一方面肿瘤根治效果差,另一方面患者还未从放化疗毒性中恢复,手术并发症明显增多。目前众多研究及指南建议直肠癌放化疗后等待5~12周的再行手术治疗。

6.直肠肿瘤术前放化疗常见误区
已经化疗放疗了,直肠肿瘤引起的症状还越来越严重,是不是治疗没效果?
答:直肠肿瘤不大可能刚刚放疗化疗,肿瘤就很快缩小了;因为放疗刺激,肛门直肠组织一开始可能会水肿,反而排便次数多,排便困难等症状更明显;一般放疗结束后肿瘤才慢慢退缩,症状会慢慢缓解。

如果先做手术把肿瘤切了,是不是术后都不用放化疗了?
答:对付肿瘤,其实不当当是手术,还有放疗化疗都是重要手段。先手术把肿瘤切了,术后大部分还是要放疗化疗的;术前完成几次化疗,术后化疗次数相应也减少,总体次数是一样的。
直肠癌放疗结束后等待手术的5~12周内,都不需要治疗了?
答:这段时间内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一般建议完成1~2个全身化疗疗程(如XELOX方案)。
通过先放疗化疗,再行根治手术,是不是肛门肯定可以保住了?
答:部分直肠癌本身离肛门很近,甚至已侵犯肛管,另外通过放化疗并不是所有直肠肿瘤会明显缩小,故部分患者仍不能保留肛门。提醒:术前放化疗最主要目的还是降低局部复发转移风险,其次才是提高保肛成功率。
7.直肠肿瘤先放化疗,再手术,这过程具体是如何安排的?(以下是经典的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模式)
(1).发现直肠肿瘤,病理明确是腺癌(最好另外完成基因检测),且肿瘤位置离肛门近,先完善检查
(2).分析直肠磁共振、CT等检查或多学科讨论,确定术前要先放疗化疗甚至联合免疫治疗
(3).预约放疗科医师,完成直肠放疗前准备(准备期间可先行全身化疗)
(4).开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一般选择长程放疗,共25次(每天盆腔直肠照光几分钟,连续5天,休息2天,共5周时间,放疗期间同时口服卡培他滨片以促进放疗敏感性)
(5).完成25次放疗后,休息1~2周,继续全身化疗
(6).放疗结束后6周,预约结直肠外科医师,再次直肠肿瘤磁共振检查评估疗效,术前准备
(7).行直肠癌根治术(一般需要预防性小肠造口),注意若术前检查发现肿瘤很小甚至看不到,考虑直接根治术会影响肛门功能甚至不能保留肛门,可选用经肛门局部切除病灶,送病理检查,若未发现肿瘤细胞,则不需进一步做根治术。
(8).术后3~4周,根据最终病理报告,继续完成剩下的全身化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