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早期矫正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2021年09月14日 101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01什么是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是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一般指乳牙列和替牙列时期,即3.5~12岁之间的儿童,对其进行的预防、早期介入和正畸治疗,通过预防和治疗引导牙、牙列、𬌗、颌面部正常生长。
早期矫治的意义在于:①可以预防、引导和阻断儿童错𬌗畸形的发生发展,能有效降低儿童错𬌗畸形的发病率;②促进儿童牙颌面协调的生长发育,降低儿童错𬌗畸形的严重程度;③简化其复杂程度,减少临床拔牙比例,减少颅面颌骨性畸形手术比例;④有利于错𬌗畸形矫治后口腔功能稳定,有利于牙颌面形态结构协调美观;⑤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家长的身心负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儿童期的牙列、咬合及颌面部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是一生中最活跃的生长阶段,早期矫治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儿童在这一阶段的生长潜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错𬌗畸形一般表现为牙齿、骨骼和肌功能异常,早期矫治也不例外,均需从牙齿、骨骼、肌肉三个方面对畸形进行分析。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就矫治哪些方面。如果骨骼出现了异常,要进行骨骼矫形治疗,即生长改良。


02哪些畸形或异常情况可进行早期矫治?
早期矫治主要包括预防性矫治和阻断性矫治两大部分。
关于阻断性矫治的适应证,彭友俭教授提出,在牙齿换完之前,至少有20余种牙颌畸形和异常情况在“12岁前”需要处理,以下将进行详细描述。
1.反𬌗,俗称“地包天”。“反𬌗是急诊,发现即矫正”,彭友俭教授在20年前就提出这个口号,目前已基本成共识。
2.个别牙反𬌗。很多人轻视了个别牙反𬌗,其实危害很大。
3.替牙期严重的牙列拥挤。
4.严重的大龅牙。大龅牙影响美观,也容易外伤。
5.偏颌,即大小脸,左右脸不对称。
6.严重的下颌后缩,即下巴发育不足、小下巴,俗称“鸟嘴”。
7.睡眠时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危害很大,会使孩子变丑和变笨,已引起医师的重视,也希望家长高度重视。
8.后牙锁𬌗。
9.前牙开𬌗,即上下门牙“咬不拢”。
10.乳牙滞留。
11.乳牙早失。
12.多生牙。
13.恒牙不萌出或埋伏阻生。
14.睡眠时打鼾。
15.龋齿。龋齿不治疗,会引起乳恒牙替换异常,导致牙颌畸形。
16.唇系带异常。
17.舌系带异常。
18.唇腭裂术后。唇腭裂术后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还需要进行长达数年的系列正畸治疗。
19.不良唇习惯,包括咬下唇、吮吸下唇、下唇兜上唇等。
20.不良吮指习惯。
21.不良舌习惯。
22.恒牙早失。
如果孩子有以上情况,希望家长及时发现,找专科的正畸医师诊断,进行早期矫治。


03哪些牙颌畸形或异常情况暂时不需处理?
1.一些错𬌗为儿童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现象,会随着颌骨发育自行调整而无需进行早期矫治,包括:
①上颌中切牙萌出早期,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
②上颌侧切牙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③恒前牙萌出初期,切牙出现轻度拥挤现象;
④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六龄齿初萌时,上下颌出现牙尖对尖现象;
⑤上下恒切牙萌出初期,前牙出现深覆𬌗。

2.婴儿常因吮吸活动不足或缺乏与周围亲人的情感交流,而形成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吮咬唇、咬物等。在3岁以前可视为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可以观察暂不处理,若3岁以后仍旧存在,应及时干预。


04哪些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有争议?
目前关于骨性AngleⅢ类和AngleⅡ类的错𬌗畸形是否应进行早期矫治仍存在争议。


1.严重的骨性AngleⅢ类错𬌗畸形是否早期矫治存有争议。该类畸形对口腔功能及面部外观等有比较明显的不良影响,患者及家属要求治疗的愿望比较迫切。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有加重的趋势,且矫治的难度也随之明显加大。Menéndez-DíazI等的研究显示,对骨性AngleⅢ类错𬌗畸形的儿童运用面弓和扩弓早期矫治后,可以有效改善骨性关系;WendlB等长达25年的研究也表明,双期矫治相比于单期矫治有更高的成功率,且更多地表现为骨骼变化,而非牙性代偿。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由于下颌的生长不可能完全抑制,早期矫治的效果往往不佳,过度抑制下颌的生长发育将会对儿童颞下颌关节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ProffitWR等的研究也表明早期抑制下颌生长很难成功,且面弓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只有在早期进行干预时才可以成功。因此吴艳等学者认为对于严重的骨性Ⅲ类错𬌗则应待患者成年后直接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简化治疗过程。
彭友俭教授认为,我们不妨把骨性AngleⅢ类错𬌗畸形分为轻、中、重三类,轻中度骨性反𬌗的矫形治疗,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需要做早期矫形治疗。而对于一部分“遗传趋势”很强、下颌发育明显过大的“严重”Ⅲ类骨性畸形儿童患者,应等到成年后做正颌外科手术进行全面治疗,不能用颏兜强行抑制下颌生长,因为过大的矫形力可使下颌骨变形,给以后的正颌外科手术带来困难。儿童严重的Ⅲ类骨性畸形病例是否需等待18岁后手术?正畸医师要认真对待,仔细评估和分析,然后才能下结论,切记不能随便下结论!此类“随便下结论”的现象目前比较普遍,希望引起正畸医师的高度关注。

2.AngleⅡ类的错𬌗畸形是否应该进行早期矫治存在争议。TullochJ和KeelingSD等学者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显示,在Ⅱ类儿童的矫治中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双期治疗有优于单期治疗的临床效果。然而MusichD等认为,轻中度的AngleⅡ类错𬌗畸形正畸治疗可以等到恒牙期进行,对于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Ⅱ类患者应早期干预。李小兵等专家也达成共识,对于此类患者可用功能矫治器早期扩弓或矫形力装置抑制上颌前突。
彭友俭教授认为,虽然有文献报道AngleⅡ类错𬌗畸形的早期矫治并无显著优势,但是每一个患者都应该被区别对待,在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早期矫治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家长的治疗意愿;②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的美观影响和心理健康;③上颌前突带来的外伤风险;④下颌骨的整体发育。经过综合考虑后,再选择是否矫治。
正畸医师应当在掌握儿童颅面部生长发育规律的同时,谨慎评估每一个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畸形特点,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选择合适的矫治方式,才是早期矫治成功的关键。


05早期矫治的最佳年龄阶段是什么?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以下3句话的正确性:
①“12岁才能矫牙”;
②“牙齿换完才能矫牙”;
③“12岁是矫牙的好时机”。
“12岁才能矫牙”、“牙齿换完才能矫牙”的观念存在了几十年,影响太深,但其实这两个观念都是错误的。“12岁是矫牙的好时机”这句话虽然是正确的,但也是有条件的。近年来早期矫治的理念开始得到大众和正畸学界的关注并逐渐成为热点,改变了以往乳牙期、替牙期不适宜矫治的观点。
临床上,家长总希望医师给孩子一个最佳的矫治时间,但事实上彭友俭教授认为每个个体的牙齿没有统一的最佳矫治时间。正如彭友俭教授《牙矫正-三字经》里所述:“每个人,畸形异,最佳期,也不一”。每个个体的最佳矫治时间,须由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进行诊断分析后决定。

1.对于乳牙列,大多数观点认为乳牙期的矫治需要等4岁过后,即乳牙根发育完全后。彭友俭教授认为,部分患者可提前在3岁进行矫治,目前广泛使用的作用于骨骼和肌肉的功能矫治器,并不会对牙根发育产生危害,还可更早地矫正面部骨骼和肌功能的异常。若采用非功能矫治器,建议还是从4岁开始矫治。
2.对于混合牙列,一般在8~9岁时进行;颌骨畸形的最佳矫治时机则是在青春生长高峰期前1~3年,一般在10~12岁前进行效果最佳。上颌扩弓应在腭中缝完全融合前进行,否则牙弓的扩大主要为牙的颊向倾斜,且疗效不稳定。前牙反𬌗若不及时治疗,将限制上颌骨向前生长形成面中份凹面畸形,因此彭友俭教授提出“反𬌗是急诊,发现即矫治”,提示前牙反𬌗的治疗时机应越早越好。
3.对于恒牙列初期,一般在12岁左右进行矫治。通常建议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并需要干预的错𬌗畸形,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治疗。


06儿童早期矫治常用的生长发育评估方法?
1.年龄:年龄是最易获得也最简便的评估依据,一般来说中国女性平均在9~10岁进入青春生长迸发期,14岁时结束;男性平均在12~13岁进入、16~18岁结束生长迸发期。
2.身高:身高的发育与颅面部发育高度相关,可通过持续记录患儿身高判断峰值的出现,但此方法需要长期观察。
3.第二性征: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发育高峰已开始,甚至已经过去。
4.骨龄预测:
①手腕骨片。一般来说可将拇指尺侧籽骨出现、钩骨钩钙化、第三指中节指骨骨骺成帽状可作为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的特征。
②颈椎片。Baccetti将颈椎成熟度被划分为五期,其中第二期认为是理想的矫治开始时机,即C2、C3椎体下缘变凹,C3、C4椎体为梯形或水平四边形,生长高峰期在此期的1年以内。


07早期矫治由谁来进行?
早期矫治所涉及有关生长发育方面的知识要求较多,患者的畸形特征往往未完全表现出来或表现不充分,易造成诊断失误或矫治不彻底,要求医师对这些知识有较全面的掌握和灵活应用,否则容易造成“医源性损害”。目前正畸医师、儿童口腔医师、口腔全科医师都在积极参与早期矫治。但彭友俭教授认为,早期矫治必须由正畸专科医师主导。因为术业有专攻,早期矫治,最好由正畸专科医师来实施。


08早期矫治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正畸医师会根据患者牙颌畸形的具体情况,推荐适合的矫治器给患者和家长选择。




09早期矫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早期矫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和阻断,分析遗传生长轨迹,发现造成错𬌗畸形的环境因素,并非盲目地对发育中的颌骨、肌肉、牙根和牙槽骨进行干涉,而是应用生长发育的理论知识因势利导,取得安全有效的阻断,促进牙颌面骨骼和软组织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矫治的安全性:①在矫治过程中应注意牙根的发育长度等;②注意矫治器的副作用。彭友俭教授认为,“任何矫治器都有副作用”,包括功能矫治器也有副作用。在矫治过程中,正畸医师应充分利用优势,减少或者规避矫治器的副作用;
2.矫治的复杂性:彭友俭教授认为,早期矫治是很复杂的治疗,并不像传统所说的“简单”。不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评估而盲目开展早期矫治,是极不负责任的。
3.早期矫治是通过简单的矫治器纠正儿童在生长发育中的错𬌗畸形,但是早期矫治并不能一劳永逸,还可能需要配合二期矫治;
4.早期矫治的时间一般为6~12个月,避免过长时间佩戴矫治器或对儿童进行过度矫治,影响儿童自身生长发育;
5.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儿童进行矫治,可能存在某些错𬌗畸形表达不充分或未完全表达的情况,因此正确的诊断十分关键,治疗的目的、采用的矫治手段以及预后都应慎重考虑;
6.医师应意识到早期矫治的局限性,即只能解决儿童局部或部分错𬌗畸形的问题,仍需定期随访观察儿童牙颌及颅面的生长发育情况;
7.早期矫治的矫治器多为活动矫治器,对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度要求高,合作程度的好坏同样是早期矫治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
彭友俭教授总结,“合理早期矫治,效果事半功倍;不当早期矫治,效果事倍功半”。


10对于目前涌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早期矫治的工具与方法,您对此有何看法?
透明隐形矫治技术的出现为错𬌗畸形早期矫治带来了新变化,可以精准实现牙齿整平排齐,诱导形成良好的牙弓形态,为恒牙萌出提供更多间隙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透明隐形矫治技术暂时不能用于较严重的骨性畸形和严重的正畸病例。
对于市面上出现的硅胶类正畸装置,彭友俭教授认为不能称之为“矫治器”,而应该叫做“肌功能训练器”。这类训练器虽然在纠正部分替牙期不良习惯或轻度错𬌗畸形上有一定效果,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总体来说,它纠正错𬌗畸形的能力有限,须配合正确的肌功能训练来纠正不良的口颌肌功能习惯。若使用不当反而可能耽误治疗或造成新的错𬌗畸形,不宜过度夸大其功效。
早期矫治的核心是医师正确的矫治理念与技术,而不是矫治器。早期矫治的矫治器选择应以简单、有效、价低为基本原则,医师选择矫治器时应考虑佩戴舒适性与矫治效率间的平衡、早期矫治有效性与矫治效益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