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需要知道的

2019年10月14日 93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国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很低,根据2014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5~59岁人群的抗-HBs阳性率仅为47.38%。对于成人乙肝防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成人接种乙肝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一、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之前要先检查乙肝五项(“两对半”):主要的目的是确认是否正在感染或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体内已经有保护性的抗体,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而正在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即使打了乙肝疫苗也没有作用,所以注射乙肝疫苗之前进行一次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当表面抗体阴性或弱阳性,或表面抗体定量结果小于10mIU/ml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增加机体抵抗乙肝病毒的效果。

二、哪些人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成年人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者;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者;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者;

●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者;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

●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前发烧或者感冒者不宜接种乙肝疫苗。因为此时自身的免疫力非常低,注射完之后可能会产生恶心、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如果有以上情况建议恢复健康后在进行注射。

三、哪些人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不论儿童还是成人,只要符合注射条件且没有注射过疫苗的,需完整的注射三针疫苗(目前一般按照0-1-6方法注射,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才会起到真正的预防作用。乙肝疫苗的三针中每一针都发挥不同的作用,切不可抱着侥幸心理不按照要求接种。全程接种3针后可产生较高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并获得最佳的长期性保护效果[1]。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