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手-足-口病

2018年11月27日 930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EV71)和科萨奇病毒A16感染所致。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乙醇(酒精)和5%甲酚皂溶液(来苏儿)不能将其灭活,病毒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含氮石灰等)、甲醛碘酒以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因
手足一口病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7月份形成流行高峰。人群普遍对肠道病毒易感,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存在多种型别,因此可重复感染。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传染源,感染者在疾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被感染者粪便、唾液、飞沫、疱疹液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感染至发病的潜伏期平均3~5日。该病主要见于5岁以下幼托机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保护,但也可发病。
临床表现
该病以口腔溃疡和手足等部位的皮疹为特征表现,口腔疱疹为2~8毫米的红色粟米样斑丘疹或薄壁水疱疹,破溃后形成周围有红晕的黄灰色溃疡。肢体皮疹分布在手足心、臀部或下肢膝盖周围,为红色斑丘疹或疱疹,或平或凸,2~3毫米大小,疱疹呈圆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斑丘疹在5日左右由红变暗,消退前结硬皮,不留瘢痕。大部分无病儿预后良好,一般5~7日治愈。少部分病儿在发病急性期可并发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样迟缓性瘫痪,通常与EV71感染有关。0.2%~1%EV71感染的病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极少数因并发重型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在短期内死亡,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此外亦可并发心肌炎和肝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