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糖尿病足--不可小视的治疗方案!_x000b_

2018年09月10日 859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农村患者明显增多,糖尿病足的并发率也明显升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15倍-40倍,截肢率高达40%。患者应该积极的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但是一旦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足应该怎么办呢?

糖尿病的足部神经病变,可引起足部小肌肉萎缩,由于长肌无对抗性牵拉,形成爪状足趾〔特别是第三、四及五趾〕。这种畸形使跖骨头成为足底负重的支撑点,由于摩擦,有胼胝体(老茧)形成,极易发生感染及穿透性溃疡,重者扩散至附近的骨骼引起骨髓炎。

换言之,部分糖尿病足患者是由于足底局部压力增加,导致足底缺血坏死,创口久不愈合或愈合后一旦行走又反复破溃,此时患者应该穿专用鞋垫,这种专用鞋垫可以防止病情的加重,对糖尿病足有一定的治疗和护理作用。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足专用鞋垫呢?这是一种专门针对糖尿病足设计制造的鞋垫。方法是先用足底测压仪器对患者站立、走路时的足底受压情况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制作出不同的鞋垫,鞋垫的目的在于平衡足底压力(即分散足底压力),减少重压对足底局部造成的损伤,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或加重。

如果糖尿病患者足部已经出现畸形或局部老茧形成,除了打石膏固定、手术等治疗方法,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订制专门的鞋垫,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当然,糖尿病足选鞋、穿鞋也有讲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鞋子要大半码,轻便合脚

2、宽敞的足趾空间   圆形鞋头、足趾部有足够宽度和深度,避免挤压

3、特定的深度   鞋垫可以更换,深度足以容纳定制的个性鞋垫

4、减震的鞋底   多采用平跟橡胶鞋底

5、透气良好

糖尿病足重在预防,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足迹象呢?

1、 感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肌肉出现痉挛,也就是我们说的抽筋,这一症状常被老年人误以为缺钙而忽略;

2、运动后有疼痛感,如行走一段距离后产生痉挛性疼痛,不得不休息一会,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再次出现,疼痛出现在小腿,其次在臀部、大腿、背、足等部位;

3、皮肤颜色改变,足抬高时苍白,下垂时紫红;

4、夜间发生疼痛,肢体低垂或轻微活动后,疼痛减轻;

5、皮肤色泽异常,足抬高时苍白,下垂时紫红;

6、有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如皮肤干燥、角化、变脆、常易裂口、变薄且发凉、弹性差、出现水疱等;

7、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肢体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减弱或消失;

8、局部汗毛、趾甲、肌肉的异常变化,如患处汗毛减少或脱落,趾甲变厚或脆薄变形,修剪趾甲不当则引起甲沟炎,一些足部肌肉、皮下组织萎缩,趾间关节弯曲形成爪形趾、足底鸡眼或胼胝、足畸形等;

9、动脉搏动减弱,用手摸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后消失,下肢静脉充盈时间延长;

10、血管斑块,患肢的血管超声及造影等客观检查发现病变血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及狭窄等。

目前,糖尿病足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定制鞋垫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有其适应症,需要医生综合分析,给出方案。希望以上介绍能对糖尿病足患者有所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