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脊柱肿瘤诊治中心——脊柱肿瘤的微创治疗有哪些?

2018年07月13日 739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进步,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效果也逐渐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放疗是脊柱转移瘤主要治疗手段,对一些非实体肿瘤,如淋巴瘤、骨髓瘤,化疗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随着脊柱内固定的进步及肿瘤切除技术的提高,脊柱转移瘤切开减压、内固定治疗疗效令人鼓舞,但切开手术对肿瘤晚期患者风险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虽然能减轻疼痛、解除神经压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命,需术后辅助放疗。对于有限生命的患者,微创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为大部分肿瘤晚期患者所接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陈鑫

    目前脊柱转移瘤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分3大类:椎体骨水泥增强、射频消融+椎体成形、术中放疗+椎体成形。

椎体骨水泥增强适应证在变化

    经典椎体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的适应证为:病变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溶骨性或混合型病灶、骨折> 1/3、病变在椎体内且椎体后壁完整。随着对脊柱转移癌治疗的增多,原来的禁忌证变成相对禁忌证。椎体成骨性转移肿瘤导致的疼痛及骨折经椎体成形亦收到很好止痛效果。另外椎体后壁不完整、肿瘤轻度侵及椎管也曾是禁忌证之一,但对上述情况结合热疗再注入骨水泥,同样收到很好疗效。

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

    射频消融是通过将射频电极置入肿瘤组织中,射频电极头发出射频波,使电极周围肿瘤组织中的离子震荡产生摩擦热,引起电

极周边一定范围肿瘤组织产生热损伤而凝固坏死,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椎体成形前进行射频消融有两个目的:热量可直接杀死大部分转移肿瘤,使部分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得到控制;热损伤可使血供丰富的肿瘤内静脉丛形成血栓,同时使有椎体后壁肿瘤侵及的病灶硬化稳定,防止骨水泥的渗漏。

术中放疗联合椎体成形

    放射治疗是脊柱转移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通过放疗止痛一般需要二三周才能起效,一般需要5-10次甚至20次放疗,且放疗不能预防椎体病理性骨折,大剂量放疗患者有39%潜在骨折风险。结合椎体成形快速止痛及稳定骨折的优点,在术中利用微创通道行一次性放疗后再行椎体成形技术已有报告。

    Kypho-IORT技术是椎体后凸成形中放射治疗的简称。Wenz等2010年报告首例应用此技术治疗的T12椎体乳癌转移患者,穿刺成功后连接研制的微型射线发射(INTRABEAM,Carl ZeissSurgical,Oberkochen,Germany),进行放射治疗,然后进行标准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患者疼痛缓解很好,没有并发症。

    放射性粒子植入及放射性骨水泥技术。Yang等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仅行椎体成形治疗,另一组行椎体成形+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病变椎体上1/3和下1/3,平均植入6.5粒,90%放射剂量分布在肿瘤内部,周边仅80-100 cGy。术后半年随访中发现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能控制肿瘤的生长,作者认为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可增强椎体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

    放射性离子植入及放射性骨水泥术中放射线暴露剂量较Kypho-IORT技术多,术者及手术室需增加防护;而Kypho-IORT技术暴露射线剂量很小,普通手术室即可进行。


随着辅助治疗方法的进步,脊柱转移瘤治疗效果整体在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在延长。但由于脊柱转移瘤的病理特性、椎体侵及部位、神经压迫情况、稳定性及脊柱转移数量不同,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对有明确神经压迫症状、稳定性差的患者,切开减压内固定重建能够解除神经压迫,矫正畸形,恢复稳定性,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于脊柱转移瘤患者绝大部分切开减压固定手术是姑息性手术,术前必须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生存预期评分进行权衡。

    综合分析目前微创治疗方法,骨水泥增强技术应用广泛,止痛效果很好,有效率达80%-90%,但骨水泥产热杀灭肿瘤的效果非常有限,不能控制肿瘤生长。射频及放疗能够杀灭肿瘤,但不能重建稳定性,将不同技术结合可以提高脊柱肿瘤的治疗效果。射频治疗因热能对神经的损伤,需要一定的安全距离与温度选择限制肿瘤杀灭范围及治疗效果。术中应用放射线、植入放射性粒子或放射性骨水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报告较少,缺乏长期随。目前还不能得出优于单纯骨水泥增强技术的结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