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精子工厂(睾丸) (原创)

2019年02月23日 890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睾丸俗称“蛋蛋”。“蛋蛋”形象地被喻为精子工厂,成年人类男性每天可释放大约2亿个精子,成千上万个“小蝌蚪”都是在工厂生产线上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的。

蛋蛋前传

男婴在胚胎的第8周时就开始有了睾丸的雏形,最初紧靠着肾脏,第3个月时下降至盆腔,到第7~8月时抵达阴囊。一般睾丸降入阴囊后就开始明显增大,若出生后3~5个月内睾丸仍未降入阴囊内便可诊断为隐睾症。因此,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父母在男孩出生后应当仔细检查阴囊内有没有睾丸,若阴囊内没有摸到睾丸应该尽早诊治。

蛋蛋的形态和功能

正常成人有两个“蛋蛋”,左右各一,大小均等,呈卵圆形,表面光滑,并覆盖一层白膜。睾丸约长4cm,宽3.5cm,厚3cm,左侧位置稍低于右侧。“蛋蛋”工厂内部被分为数百个小叶(生产车间),在每个生产车间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生精小管(生产线)。大量的精子就是在这些生产线上产生,每个男性的睾丸大约有10亿个精子,每分钟就能释放大概25000个精子。然后这些精子就通过生精小管、精直小管,犹如小溪汇入江流一样,集中到附睾中发育成熟,最终汇入输精管内。

    除了产生精子,睾丸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泌雄激素,人体95%的雄激素都是由睾丸中的间质细胞所产生的。雄激素对于促进睾丸发育、精子产生、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成熟、保持骨骼肌肉系统男性化以及维持性欲都是必不可少的。

3 常见的造成不育的睾丸疾病

3.1 隐睾症  

隐睾症是指“蛋蛋”不在自己的房间里,可能位于腹股沟管,也可能位于腹腔内,可发生于一侧,也可能是双侧,是最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畸形,足月的新生儿中发生率约为3%~4%。造成隐睾的原因非常复杂,隐睾主要的危害有两点:一是造成不育,单侧隐睾不育的发生率是10%~20%之间,而双侧隐睾不育的发生率则达到40%~80%之间;二是存在癌变的可能,隐睾继发睾丸癌的发生率是正常睾丸的20~40倍。因此,隐睾症的危害很大,应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有少数隐睾能在1岁内能降入阴囊,所以1岁之前可以选择保守观察;1岁之后仍未下降医生会考虑使用药物促进睾丸下降或者行手术将睾丸下降固定到阴囊内。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还存在争议,但目前医疗界的主流观点还是认为为了挽救生育能力最晚要在2岁之前行隐睾下降固定手术。年纪较大的单侧隐睾症患者为了预防癌变可选择直接切除隐睾。

3.2 睾丸功能障碍 

“蛋蛋”主要两项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如果负责产生精子的生产线出现功能障碍就会导致精子生成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甚至无精子症,导致不育。同样,如果负责分泌雄激素的间质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就会造成雄激素生成或分泌障碍,临床上表现为性发育较差、外生殖器较小、第二性征不明显,激素检查会发现血睾酮水平低,促性腺水平偏高。雄激素低下容易引起性功能障碍和精子成熟障碍,致使精子质量下降,这又是直接造成不育的因素。睾丸功能障碍往往同时出现雄激素低下和生精功能障碍两种表现。原发性的睾丸功能障碍(致病因子直接影响睾丸)治疗上大多依赖辅助生殖技术,而继发性的睾丸功能障碍(由因下丘脑或垂体疾病造成)可以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泵治疗。

3.3 睾丸炎 

单纯的睾丸炎非常少见,常伴随附睾的炎症发生,称为睾丸-附睾炎。引起睾丸炎最常见的是病毒,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青春期后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有25%会发生睾丸炎。此外,还有一些细菌如淋病双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能引起睾丸炎。感染的急性期会出现睾丸疼痛肿胀、发热及全身症状。睾丸内压增高,导致局部缺血,加上病毒本身都可以引起不可逆的精子发生损害。慢性无症状性睾丸炎可暂时或永久性破坏睾丸生精功能,并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降低。如今,儿童可以通过注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来预防因腮腺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睾丸炎。急性病毒性睾丸炎时,需要托起阴囊和局部降温,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10天。此外,应用抗感染、消炎、退热药物也是非常有用的辅助治疗。对于睾丸炎引起的睾丸功能受损没有直接改善精液质量的有效方法,只能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