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我的中西医结合消化之路(续)

2017年02月19日 4143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浑浑噩噩,其实“路在脚下”
路在何方?其实“路在脚下”。总该还是热爱这份工作,努力还是有回报的,一直被领导作为骨干培养,也认识到其实最适合我的路还是做医生。因为当时单位分科不全,几乎什么病都看,什么脑溢血、心肌梗死那时我都独立抢救过。有一个老干部,最近柱着拐杖到我门诊,我跟学生说“当年他脑溢血就是我救的”,学生们都非常惊讶。所以许多内科基础都那是打下的。期间又专门脱产学习了英语、参加了二年的“中学西”研究生班。最让我骄傲的是我是我们所有同学中第一个升“正高”的,42岁主任医师在我们那时还是很少的。也就是在这些年打拼中,慢慢探索中西医结合消化之路。随着单位的发展,路开始变得越来越宽广,中西医结合在消化领域的优势也开始显现。单位成为全国十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科室也发展成为卫生部重点专科,这是很值得骄傲的,因为南京只有我们和省中医院消化科二家。科室本着“西医不落后、中医有特色的”原则,不断发展,几乎开展了所有西医院可以开展的新项目,如ESD、ERCP、EUS等。同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也吸引了大批患者,日门诊量达400人次左右,超过南京不少西医三甲医院。
勤勤恳恳,希望“大医精诚”
一直愁没有病人的“乡下医院”,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愁病人看不完了。记得刚升主任医师的时候,10块钱一个号,那时还年轻啊,不限号,最多半天看到120多,终于“吃不消”了,恰逢医院开始搞“特需门诊”,挂号费涨到50元,也开始限号,考虑原来病人多,限50号,另外加了半天门诊,本以为会“舒服些”,没想到没多久,病人还是越来越多,半天门诊还是不得已常常加到七八十号,一个月的专家特需门诊要看一千多号。总是不忍心拒绝给老患者和外地病人加号,常常也被人误解是不是“要钱不要命”。确实有“不要命”的嫌疑,因为只要上门诊,一般都是从早上七点半(我都是提前看病)一直到下午一二点钟才能下班。其实,我是很珍惜自己的身体的,平时很少应酬,几乎雷打不动的九点半睡觉,还被别人笑话过。总希望力所能及的为患者服务,真的无奈,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今年又创了记录,全年个人门诊创收650万左右,中药饮片使用达350万之多,也许因为这些原因,很多地方希望我去他们那儿门诊,待遇也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逐利已非我欲为,认真的做好一名医生,更好的服务百姓,希望能做到“大医精诚”。前一阵与几名同道交流,我谈了“不会西医的中医才是好中医?”的话题,讲了“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区别,我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如何既要掌握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又要发挥中医特色,传承中医文化,确实面临许多挑战。自认为“现代中医”的我辈,确实能与时俱进,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从患者对我们的认可已经得到证实。比如慢性萎宿性胃炎,中医药治疗可以使不少患者逆转,而我们因为很重视胃镜技术,所以非常重视这些患者胃镜的精查,提高早癌的诊断率,及时对一些如上皮内瘤变的可疑病灶进行ESD等手术。所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就非常明显。为医近三十年,也可谓小有成就,因为单位在迈皋桥,以前我们都自称“桥民”,大家也戏称我是迈皋桥“名医”。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也不断扩大。我个人网站总浏览人次达520多万,日浏览量最多达3万人次,在网站上发表科普类文章110余篇。现在门诊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地患者,有老板从深圳坐飞机过来找我做胃镜,还有山西长治的一位市长,专程过来看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行医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对中医的认识,真可谓到了“悟道”的阶段。“大医精诚”应该是一种境界,何谓“大医”?整天在天上飞的,那叫“大家”,“大医”要接地气。广大老百姓信赖的、能为百姓服务的,就是“大医”。什么是“精诚”?首先是精,指精湛的医术,即所谓“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再就是诚,就是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真正关心病人疾苦,即所谓“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处处心系病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