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老王家的“药罐子” 躯体形式障碍

2016年04月27日 48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我妻子最近两年快把我整死了,天天看病、检查、吃药。”偶然机会见到以前的老朋友王师傅,刚一见面,就向我诉起苦来。

       原来他妻子今年55岁,从两年前开始,总感觉自己得病了,每天晚上睡不好觉,醒后又很难再入梦;白天除了头昏、头痛、疲劳、胸闷外,还有腹胀、心动过速、记忆减退等症状,有时还尿频尿急。老王陪着跑了好多家医院,做了生化全套、X光、胃镜、心电图、脑电图,甚至CT、核磁共振等全身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但他妻子确实浑身不舒服,一想到久病不愈,她就想“一死了之”。我让他带妻子来医院找我,他满脸疑惑。“又不是心理障碍,找你干什么?”我解释了半天,他终于带妻子来了。经过我详细了解询问和一系列的专业心理测试,最终为他妻子作出了诊断——严重抑郁、中度焦虑。

       原来,李女士得了隐匿性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它是抑郁症的一种,患隐匿性抑郁症的人会有各种身体上的不舒服,有的患者表现为体力下降,无原因的疲乏、失眠、总想睡、又睡不实、入睡困难、早醒、没精神、懒得干活等,经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的会出现一活动就累,全身不舒服,腰、关节酸痛,这些症状缓解后又会出现头痛、迷迷糊糊、发紧、发胀等不适感;往往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也有一些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通畅、心慌、心跳加快等症状,又经常被诊断为“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还有一些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下降、不思饮食、饮食不香、恶心、腹胀、便秘、失眠等,常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道障碍”“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总之,会因为各种各样不正确的诊断,而一再耽误治疗。

       为什么人们往往会以身体上的不舒服来表达抑郁症的症状呢?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农村妇女说她很郁闷,不想干活,家人会怎么看?肯定认为她是在闹情绪,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去理会的,但是,如果她们说自己胃疼、头痛、心慌时,家里人一定会把她当病人看待。中国人一向内敛含蓄,许多女性长期以来用身体不适来表达抑郁情绪。时间长了,自己也常常误认为身体有病了,并反复去医院检查。其实,患者的不舒服感觉是真实的,不是像癔病一样是想象出来的。因此,当患者有明显“不舒服”,尤其是难以言状的身体上的不适,经过各种检查又找不到疾病证据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认为没有查清楚,希望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碰巧查出一些小问题,又会出现过度敏感的反应,认为问题很严重,一定治不了了。实际上,当这些抑郁症的病人到内科或神经科门诊进行检查时,连综合医院的医生也常会忽略这些抑郁症状,而不能确诊,所以被叫做隐匿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一旦被确诊,应用抗抑郁药物加心理治疗,多数病人会在治疗几周后逐渐好转,如睡眠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恢复等。只有当病情好转,不适感觉明显消失后,病人才会相信自己得了抑郁症。李女士就是典型的隐匿性抑郁症,我为她开了抗抑郁药物,又给她做了内观、认知等心理治疗,几周后她就病去体愈了。

       所以我建议,如有上述自感不适症状又查不出原因者应早去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心理门诊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