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崩漏

2019年07月09日 93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李翰卿崩漏治验
卢医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辨证。其辨证方法的先后次序与方法是:
1.脉象:数者为热,沉者为气滞,滑者为热,细数者为阴虚有热,沉细弱者为气血俱虚,虚大者为气血大衰,涩者为瘀血、寒滞。
2。腹部症状:小腹冷者为寒,小腹坠痛者为瘀血,小腹空虚感者为虚,小腹坠胀感者为气滞。
3.大便:大便稀溏者为脾虚,大便秘结者为胃肠实热兼瘀血。
4.经色:鲜红者多热,淡红者多寒,大量血块者为瘀血。
5.全身症状: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头晕头痛为肝郁气结,身热尿黄赤为热。
崩漏的治疗,一般病因比较简单者容易治愈,复杂者治之则较难,而临床上又以复杂者为多见,因此必须注意兼夹证。如虚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实证,实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虚证,寒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热证,热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寒证。总之要特别注意所谓的独处藏奸,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常见的证候有四:
一、心脾两虚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量少而淋沥不断,面色皓白无华,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心悸纳呆,时或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或濡缓或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健脾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党参9克黄芪15克白术9克当归6克炙甘草4克茯苓9克广木香3克鸡冠花30克
若失眠严重加炒枣仁10克,远志6克;腹痛严重,下紫黑血块,加三七39克,甚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面色皓白,气短者,加人参10克,去党参。
夹杂证以瘀血、气滞、热证、脱证为多,当治之无效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祛寒药、固涩药。
二、血热妄行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热缓而淋沥不断,血色鲜红或紫红,身热或无明显身热,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
治宜凉血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
川芎9克当归9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黄芩炭12克黄连炭12克地榆炭12克
若下血量很少可用荆芥四物汤。
若五心烦热,体瘦,经期口干口苦,脉滑数,用固经丸加减:
龟板3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白芍9克椿根皮9克香附6克海螵蛸9克
此证的夹杂证有瘀血、气滞、寒证、脱证、气虚,在治疗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固涩止血药。
三、寒热夹杂崩漏下血,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冷痛,或素有胃脘冷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手心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细。治宜温经止血。方用温经汤加减:
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9克党参9克吴茱萸3克桂枝4.5克阿胶9克丹皮9克半夏9克麦冬9克生姜3片甘草6克
若面色皓白加人参9克,去党参;出血量多者加鸡冠花30克
若手足厥冷,腹冷痛,口苦口干,舌苔黄厚,脉沉细弦者,宜黄土汤加减:
阿胶9克黄芩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附子9克甘草6克鸡冠花30克伏龙肝50克
四、气滞血瘀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坠胀疼痛.大便秘结.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舌质红,脉沉涩或滑数。治宜理气活血。处方:
木香9克香附9克乌药9克生地9克白芍9克丹皮9克大黄3克陈皮9克
附案
案一王某,女,55岁。门诊号:81287
1965年9月14日初诊:近3月余来月经时而淋沥不断,时而大量出血,血色淡红,口苦口燥欲冷饮,午后身热颜面潮红,手足心热,尿黄,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滑数。证属血热妄行
龟板30克黄芩7.5克黄柏7.5克栀子9克地榆炭6克丹皮9克丹参9克三七9克香附6克海螵蛸9克
二诊:服药2剂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口苦舌燥减轻,上方续服。
三诊:服药6剂后月经正常
案二李某,女,35岁。门诊号:46009
1961年10月7日初诊:因腰腹部扭伤而致阴道出血淋沥不断,血色紫暗有块,腹痛拒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尿黄,舌黯有瘀点,苔稍黄,脉沉滑
丹皮9克丹参7.5克生地9克归尾9克广木香7.5克香附7.5克白芍6克黄芩9克蒲黄7.5克灵脂7.5克
二诊:服药2剂后,阴道出血减少,腹痛减轻,血色变浅,血块减少,食欲仍不振。上方加炒二芽各7.5克
三诊:继服2剂后出血基本停止,诸症好转,续用
附案:
白某,女,23岁。门诊号:74927。
1964年3月21日初诊:素体虚弱,产后出血过多,面色觥白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动则心悸,汗出,手足不温,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处方
黄芪15克党参9克当归15克白芍7.5克白术9克茯神9克干姜3克熟地15克木香4.5克炙草4.5克
二诊:服上方2剂后出血量减少,心悸气短减轻。上方继服2剂
三诊:病人自觉症状减轻,阴道血止,又连服数日后改用养血归脾丸
《百名老中医之李翰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