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门诊为您讲解放疗不良反应

2017年08月16日 103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放疗有哪些不良反应?什么时候会发生?

放疗反应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反应和后期反应,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急性反应一般发生在放疗过程中和放疗结束3个月内,有些反应在放疗结束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才出现,放疗结束超过3个月的不良反应,为后期反应。

有哪些全身放疗反应?

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不良反应主要在放疗靶区的局部,但是也可能会出现全身反应。全身反应主要是免疫下降、功能紊乱与失调引起,表现为疲乏、虚弱、发热、食欲下降、骨髓抑制、厌食、恶心呕吐等。

恶心呕吐:是放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大多数是因为放疗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引起。

发热:放疗过程中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多方面,肿瘤放疗后坏死吸收会导致发热,血象下降、免疫下降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发热。出现发热应及时向医生反映,积极寻找病因,根据情况对症治疗,低于38,建议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体温高于38,引起明显全身不适,使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物,38.5以上应暂停放疗,使用退热药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血象下降:造血系统对射线较敏感,部分患者放疗中可出现外周血象下降,尤其是照射较大范围的扁骨、骨髓、脾、大面积放疗、同步化疗或之前有多次化疗史,血象下降更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更快,下降到一定程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白细胞下降患者感乏力,易引起严重感染,血小板下降引起出血倾向。放疗期间需按要求定期查血,视情况使用升白细胞和升血小板的药物纠正血象下降,严重者需停止放疗,支持对症治疗。

不同部位放疗的不同反应

>>头颈部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皮肤:放射性皮损主要表现为瘙痒,色素沉着,干、湿性脱皮和破溃等。


口腔黏膜:轻度表现为黏膜红肿、充血、斑点状白膜形成、稍痛。严重者融合性白膜、溃疡形成、疼痛明显、影响进食。

口干:正常人的唾液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保持口腔湿润,帮助消化食物,头颈肿瘤患者放疗时上述腺体难免会在放射野内,故病人会觉得口干,可能会伴随终生,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在放疗中注意多饮水、补充营养减轻症状。

放射性脑损伤:因肿瘤的颅内侵犯或者脑组织周围组织结构的侵犯不可避免照射脑组织时可能会放射性脑损伤,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精神异常等。

>>胸部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


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多于放疗后2-3周出现症状,轻者无症状或有刺激性干咳,严重者出现高热、胸痛和气急。放射性纤维化多出现于放疗后数月到数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主要是对症治疗,给予激素、维生素和抗生素缓解炎症,给予吸氧缓解低氧血症。

放射性食管损伤:食管的鳞状上皮对射线比较敏感,食管癌、肺癌、纵膈肿瘤的放疗均可使食管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引起放射性食管炎,表现为吞咽疼痛、胸部疼痛、发热、呛咳等,后期因食管纤维化狭窄出现吞咽困难。

>>腹部放疗可能有哪些损伤?


放射性肝损伤:轻者无症状或轻度肝功能异常,重者会出现精神萎靡、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极少数会出现肝衰竭危及生命。重在预防,应早诊断,早治疗。

放射性胃肠炎:一般出现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治疗以饮食调节和对症处理为主。

放射性肾损伤: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贫血等,以预防为主,控制照射的剂量和体积,保护肾功能、降压及对症治疗。

>>腹部放疗可能有哪些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便、血便等

放射性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放疗后出现不适怎么办?

放疗过程中或放疗结束后出现不适要及时跟医生反映,让医生判断是否放疗不良反应,以早发现,早期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

放疗不良反应可以恢复吗?

急性放疗反应一般经对症处理或停止放疗后逐渐恢复,后期反应一旦发生,不容易恢复,以预防为主。

放疗是肿瘤肿瘤的重要手段,不良反应多为轻度,经对症治疗或放疗结束后逐渐缓解,正确认识放疗的不良反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配合医生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以利于病情的控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