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随笔 | 坎昆行,记第18届美洲疝年会

2017年05月16日 119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世上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是难以忘怀的;世上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是遥远遥远的在地球的另一端,世上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传说中是危险而迷人的;世上有这样的一个地方,热情而洋溢的;这个地方,她的名字就叫坎昆。第18届AHS外科年会在美丽的墨西哥海边城市坎昆举行,今天,小编请到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顾岩教授,请他就参加本届AHS会议的观感,谈谈,这里我们与各位分享。

三月初的中国,常常乍暖还寒,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却热情洋意,近年30度的热浪直面扑来....
第18届AHS外科年会在美丽的墨西哥海边城市坎昆落幕一周多了,回顾为期4天的会议,依旧满满感受到充实与愉悦。会议可以从早6点开始,晚8:15结束,内容紧凑丰富,包括中国同道在内的参会人员更是全程参会,积极互动、交流,与国外同道一起共享了本次学术盛宴。
如同以往AHS会议,这次会议同样将重点放在了腹壁外科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让笔者感受颇深:
1、中国因素闪闪发光:
如同以往国际会议一样,本次会议中国学者也积极进行了参与。复旦大学华东医院唐健雄教授、中山大学第六医院陈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九院的顾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秦昌富博士、南方医科大学何贤纪念医院李炳根医生等全程参会并大会发言,发出的中国声音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不仅收获了知识,更与国外同行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与友谊。

此次会议总结了2016年度在疝与腹壁外科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前5篇文章(Top 5),值得高兴的是其中2篇来自于中国,分别是兰州大学与蚌埠医学院学者的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研究,他们的研究回答了如何能降低切口疝发生风险的问题,表明预置补片可有助于降低切口疝与造口旁疝发生的风险。
美国前AHS主席Heniford教授的发言更是让所有的中国与会学者眼前一亮,孙子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其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威武的秦俑让来自于东方的我们自豪感油然而生。

2.腹壁疝需要建立更好的、能为大家共同接纳标准分级系统:
腹壁疝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能够为全球所共同采用的分型分级方案,基于复发风险的欧洲EHS的腹壁疝分型与基于外科切口部位事件(SSO)发生的美国腹壁疝工作组(VHWG)的腹壁疝分级与改良分级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美国前AHS主席Rosen教授了提出结合二者特点的新型分级方案将有可能搭建一个可为全球所共同接受的分级系统,在这个分级系统平台上可以更好地进行统一的腹壁疝的评估、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制定,使不同来源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 腹壁疝数据库建立的意义与重要性得到强调与充分体现:
如同欧洲EHS的腹壁疝登记系统(EuraHS),美国同样建立了一个包括来自于263家医院的208位医师在内的腹壁疝质控合作数据库系统(AHS/QC),目前已录入超过1万5千余具有完整资料的患者入库,该数据库的重要作用在此次会议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基于AHS/QC数据库所提供的证据,本次会议专门组织了一个时段进行基于大样本、多中心数据支持基础上的临床研究报告,对造口旁疝、术中肠道或膀胱损伤的影响、麻醉镇痛方式、同时其它器官手术对腹壁疝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用严谨的证据分析解决临床存在争议的问题。这种建立数据库的方式与运行对于我们国内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腹壁疝的手术方式仍在改进与完善中,腹壁重建更加强调腹壁功能的重建:
腹壁疝的修复重建仍然是此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 CST技术与Tar技术仍然是讨论的热点。Novitsky教授专门介绍了TAR技术的解剖基础与实施方法,特别强调了其对腹壁功能改善的重要性。会议同样对补片的最佳置放位置与固定方式进行了探讨,强调了补片肌后修补的重要性,补片肌后修补(RS)相较于IPOM修补患者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显著下降、术后30天并发症率显著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会议特别精彩的部分在于微创腹壁重建技术的介绍,包括机器人腹壁重建技术、微创开放sublay腹壁重建术(Milos术)、腔镜下经腹腔腹壁中线缺损重建术(Tmr)、机器人与腔镜下腹横肌分离腹壁重建术(eTAR)、机器人辅助经腹腔腹膜前修复术(rTAPP)等技术的介绍与手术演示获得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5. 疝与腹壁外科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次会议同样涉及了包括组织工程材料学等在内的基础研究报告。上海交大九院顾岩团队的聂鑫医师在此次会议上发表的“成人腹股沟疝发生的基因组学研究”报告受到了包括来自Beverly Hills疝中心Towfigh教授与来自美国UCLA的Lichtenstein Amid疝诊所David Chen教授的极大兴趣,此研究与Chen教授发表在2015年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研究均发现腹股沟疝的发生与基因表达异常相关,这些研究为进一步从基因角度研究腹股沟疝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以外,本次会议在尝试建立全球腹股沟疝指南、腹壁缺损修复的材料学研究、机器人手术的应用等领域都进行了热烈的探讨,特别是对疝与腹壁外科发展未来的瞻望令人振奋。相信如同会议所在的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加勒比地区一样,疝与腹壁外科事业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与未来。再见坎昆,再见玛雅,再见AHS。
再次感谢顾岩教授与我们的分享,各位有何感想和见意,请写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