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世界高血压日|控制血压,稳住幸福,远离卒中!

2021年05月18日 13084人阅读

  每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控制血压、稳住幸福”。

  自20世纪70年代 “世界高血压联盟”成立以来,该组织对一直致力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并把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以更好的在全球范围内唤起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该节日的意义旨在教育与宣传,教育全民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宣传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等等。

▲ 世界高血压日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它涉及到的面很广,危害严重,它不仅仅是一个健康医学问题,也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高血压患者约有3亿人,其已成为我国人群因病致死、致残的首因。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血压病发逐步趋向年轻化。

  我国中青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有待改善

  但是2009-2010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低于≥60岁的老年人群。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甚至很多的患者在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就已经发生了如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造成疾病的发生。因此,熟知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当一个人出现头部胀痛、阵发性眩晕、胸闷不适、四肢麻木等现象时,就需要注意了,这些或许都是早期高血压的信号。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了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如果血压超过了180/120mmHg,也就是高血压危象,患者可发生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心肌梗死、肾功能损伤、主动脉夹层、心绞痛等一系列的症状。

▲ 警惕高血压的常见临床症状

  高血压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的危害在于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这些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一般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中度甚至轻度高血压也可能出现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心脏损害:高血压对心脏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高血压主要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发生冠心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二是对心脏本身的损害,可以导致代偿性左心室肥厚、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心脏扩张。

  脑血管的损害:高血压造成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脑出血、脑梗死等。这类疾病的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会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患者致残。

  肾脏损害:高血压可以造成肾脏损害,而肾脏损害又进一步加剧血压升高。肾脏的代偿能力较强,因此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肾脏一旦出现功能不全或发展成尿毒症,那么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 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因素

  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二、年龄因素

  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因此,年龄增长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但高血压并非只是老年病,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也越来越“年轻化”,儿童和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注重自身的血压状况。

  三、不良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表明,70%~80%的高血压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很多不健康的日常行为习惯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高盐高脂饮食

  高盐饮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WHO推荐普通人每日钠盐的摄入量为5克,而我国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则远远超出了这一标准。

  除此之外,高脂饮食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也会引起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增加。

▲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2、超重和肥胖

  大量的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肥胖者罹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即使是在体质指数正常的人群中,随着BMI的增加,血压水平也相应增加。人群干预实验表明,减重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3、过量饮酒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高血压患者中约有5%~10%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5、体力活动不足

  久坐不动,活动量减少,体力活动不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体力活动不足,又会造成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这又大大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四、由其他疾病引起高血压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内分泌疾病(如绝经期综合征)、心血管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等)、睡眠呼吸综合征等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压。

  怎样才算是血压高呢?

  1.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2.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哪些人需要定期测量血压?

  1.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应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居民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应持续监测。

  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和加强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 定期测量血压,关注健康

  怎样预防高血压?

  1.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有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5.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 预防高血压要多运动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怎样管理血压?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只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科学降压,心脑肾并发症风险就会下降。不要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一、降压不能一味图快

  比如一名患者的高压一直都保持在 160~170mmHg,这说明他的血压水平一直都处于一种较高的水平如果快速降压,会影响患者的脑供血导致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

  在降压治疗中,需要给机体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一周、两周,甚至是一个月,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考量。但要把握有一个整体的要求,即在一个月内能把血压慢慢地调整到 1 4 0 / 9 0 mmHg ,实现血压水平达标。

  二、血压稳定后就能停药了?

  一些高血压患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压一高,就吃药,血压一降下来就停药。但患者应认识到,目前这几天的血压正常了,并不是因为高血压被治愈了,而是表示原来服用的降压药在体内还有蓄积,它还在发挥作用。如果血压控制不平稳,对于血管的损害非常大。药物的服用剂量可以根据一段时间的血压水平进行微调,但绝不可以擅自停药。

1